2019年10月8日,《人民日报》发布2019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榜单,苏州昆山在中国大陆2809个中小城市中,连续15年蝉联第一。作为“全国第一经济强县”的昆山,从美景美食到历史沉淀,总会有一样惊艳到你。周庄,中国第一水乡;千灯镇,明末清初著名学者顾炎武的故乡,“百戏之祖”昆曲、江南丝竹的摇篮;巴城镇西临风景秀丽的阳澄湖畔,有“天下第一个吃蟹人”——巴解;锦溪古镇,这里被文学大师沈从文誉为“睡梦中的少女”。来昆山游玩,美食自然必不可少,这儿有一份正牌美食指南,请查收。周市爊鸭、千灯石浦羊肉、万三蹄、正仪青团子、奥灶面、锦溪袜底酥……在昆山,赏美景,吃美食,听昆曲,真是快意悠哉。
周市爊鸭:一家爊煮满街飘香
“一家爊煮,满街飘香”说的是周市爊鸭。爊鸭,全称爊味酱鸭,不少人没有听说过爊,更加不会读这个字,这个字读作ao,第一声。意思是放在火上煨熟。周市境内河湖纵横密布,芦苇荒滩众多,是许多野禽栖息的理想之地。据史志记载:“野鸭,阳澄湖畔最多,水田稻熟,群唼一空。”当地民间也流传着这样的民谣:自古原野飞禽集,猎取爊煮换米炊。可见旧时的周市爊味是用野鸡、野鸭、野兔等飞禽走兽进行爊煮。而今,野禽减少,多采用良种大麻鸭,但仍旧保留了爊味特色。爊鸭之所以成为一方名品,关键在于其选料精细,技艺独特。四五斤以上的农家散养大麻鸭最佳,爊制时的佐料和火候也十分讲究。爊鸭做好以后,看上去可能是白嫩或者带点微黄,掰下一只油光水滑的鸭腿,用牙齿小心翼翼的撕下一条,味道瞬间就能丰富的超过你的想象。周市爊鸭,传说是源自明朝,如今故事倒是没人提起,爊鸭的味道却永远萦绕在心上。
正仪青团: 独具一格的浆麦草
青团子,在江浙沪一带颇受人们喜爱,原先是人们在清明节祭祖的贡品。在浙江一带用艾叶做青汁,艾叶随香,但药味较浓;在淞沪地区用菜叶做青汁,菜叶味淡,做的团子色泽淡绿发黄。而只有在昆山正仪的青团子独具一格,青汁是由一种叫浆麦草的野生植物制成的。浆麦草收回后,先要洗净后方能打汁,再按一定比例加入石灰,称为点浆,这样做出的青团色泽青翠、香味醇正、口感独特,令人叫绝。青团的馅有荤素两种,荤的是豆沙,上面嵌一颗亮晶晶的猪油;素的是红枣去核粉碎后加绵白糖拌和的枣泥,称白果。馅包好后,团子捏一个微尖的盖,一个个放入蒸笼旺火蒸煮。出笼时浇一层熟菜油,再倒入大盘一只只剪离上市。如今,青团不再只是给先祖的祭品,也不再只是在某个时节才能一饱口福的贪享,早已转变成随时召之即来的寻常美味小食,所以说“铁打的青团,流水的节日,变着花样吃吃喝喝的人民”这句话特别恰当。
袜底酥:听这名字还敢吃吗?
袜底酥这个名称,听起来既不雅致,又很俗气,可是在水乡锦溪却颇有名气。旧时百姓人家缝布袜,为了坚固耐磨,总要在底部多缝几层,土话叫“托一托底”。这袜底酥,长长的身子两头圆,就如同厚厚的袜底一般。据说,袜底酥是锦溪人根据宋孝宗时宫廷茶点仿制而成的。袜底酥使用的原料很普通,主要有面粉、饴糖、椒盐、猪油、芝麻、葱、花生等。然而制作工艺十分精细,分为制面皮、制油酥、制馅、制坯和烘焙五个步骤,每个步骤都马虎不得。比如,用油酥和面要反复揉合五六次,使烤出来的饼皮薄如蝉翼、酥脆可口;做馅心的椒盐所用的盐,要在锅里煨热后碾细,小葱要细细地切碎,才能不穿孔、不漏馅;压好的生坯要扎上很多气眼,防止饼身受热鼓胀;烘烤的时候更要师傅在一旁全程监督,看火候、翻动饼身……一块松脆香酥的袜底酥的诞生,花费了多少人的心血,那似甜似咸的奇妙的味道,就是功夫的味道。
奥灶面:“五热”和“三烫”
对于昆山人来说,让人念念不忘的面条,就是被誉为“中国十大传统面食”之一的奥灶面。奥灶面深受食客欢迎,首先在于汤面有特色。它继承传统做法,用青鱼的鱼鳞、鱼鳃、鱼肉、鱼的粘液煎煮提出,所以味道鲜美异常。其次在于浇头有考究,爆鱼一律用青鱼制作,卤鸭则以“昆山大麻鸭”用老汤烹煮,故肥而不腻。再有就是,面条用精白面加工成龙须面,下锅时紧下快捞,使之软硬适度。奥灶面最注重“五热一体,小料冲汤”。所谓“五热”是碗热、汤热、油热、面热、浇头热;“小料冲汤”指不用大锅拼汤,而是根据来客现用现合,保持原汁原味。奥灶面不仅选料讲究,味美鲜醇,另外还有“三烫”的特点:面烫,捞面时不在温水中过水,而在沸水中过水;汤烫,配制好的面汤放在铁锅里,用余火焖煮,保持其温度;碗烫,碗洗净后,放在沸水中取用,不仅保暖,还消毒卫生。因此“奥灶面”即便是在数九寒天,食之也能冒汗。
万三蹄:以骨为刀大快朵颐
“汁郁皮粘箸可穿,隔门已溢杀人鲜。”这句老食客常挂在嘴边的诗句,形容的是古镇周庄著名的美食——万三蹄。相传,明太祖朱元璋到沈万三家做客。宴席中有一道酱烧蹄髈,朱元璋问沈万三这道菜的名字,沈万三意识到“猪”与“朱”谐音,要避讳,立刻改口叫万三蹄,把自己的名字做菜名,让朱元璋找不到茬,避免了杀身之祸。这就是万三蹄的由来。万三蹄用料十分考究。以精选的肥瘦适中的猪后腿为原料,加入调好的配料,加水放入大号砂锅,经过一天一夜的煨煮或蒸焖,火候要历经数旺数文,以文火为主,煮熟的整只万三蹄热气腾腾,皮色酱红,外形饱满,香气四溢,肉质酥烂,肥而不腻。万三蹄的吃法很特别,在两根贯穿整只猪蹄的长骨中,将一细骨轻抽而出,蹄形纹丝不动。以骨为刀,蹄膀被顺顺当当地剖开,让人们分而食之。经数百年流传,已成为当地人过年过节、婚宴中的主菜,意为团圆,亦是招待宾客的上乘菜肴。
石浦羊肉:脍炙人口的现杀现做
石浦羊肉具有悠久的历史,与藏书、太仓双凤并称苏州三大羊肉品牌。石浦到处“羊作”(羊肉馆)林立,大部分店铺并不拘泥于中规中矩,而是临街开设,随意的支撑起几口大锅,把活羊现杀清洗干净后,肥美的羊肉放置于沸腾的锅中,于是香味四溢,飘满了街道。老人们讲,这里最初有名的羊肉招牌菜是“白切羊肉”片,经过特殊烹煮的白切羊肉,腥膻俱无,肥瘦恰好,老嫩适中,没有一丝异味,入口甜腻爽滑,让人不忍放筷。石浦全羊宴是千灯古镇乃至昆山美食文化的代表。它不是像北方烤全羊那样吃整头羊,而是品尝羊身上的各个部位,用红烧、白煮、冷盘、热炒等不同的烹调方法,做出色、香、味、形各异的特色菜肴。全羊宴一般随着一大砂锅煮羊腿的上桌而达到了热潮。脍炙人口的全羊宴,是拿羊身上五花八门的东西做文章,每款菜肴各具特色,别有风味,大快朵颐后,人们都忍不住直呼“吃石浦羊肉,爽!过瘾!”
阳澄湖蟹:享受秋天的最好方式
“不是阳澄湖蟹好,人生何必住苏州。”阳澄湖大闸蟹自古以来就受众多食客推崇,甚至有天下第一鲜的美誉。昆山有2815条河流、2800公里的河道、41个湖泊。阳澄湖畔的巴解园(又称阳澄湖水上公园),是为了纪念第一个吃蟹的英雄巴解而命名的。鲁迅先生曾称赞:“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很令人佩服的,不是勇士谁敢去吃它呢?”“秋风起,蟹脚痒;菊花开,闻蟹来”,对食客来讲,秋天的螃蟹黄多油满,最为肥美,是一年中吃蟹的最佳季节。而其中阳澄湖大闸蟹,更是鲜盖百味,有“蟹中之冠”之美誉。将一只肥美的秋蟹,卸下坚甲利壳,露出垂涎欲滴的丰厚蟹膏和清甜蟹肉,蘸上姜醋,迫不及待的吮吸一口,是享受秋天的最好的方式。如若单单吃蟹未免太单调了一些,也辜负了昆山这个好地方。所以,更上乘的品蟹之法就是一边品阳澄湖之蟹,一边赏湖色美景,一边听世界文化遗产昆曲。
推荐阅读:叶紫
(正文已结束)
免责声明及提醒:此文内容为本网所转载企业宣传资讯,该相关信息仅为宣传及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不代表本网站观点,文章真实性请浏览者慎重核实!任何投资加盟均有风险,提醒广大民众投资需谨慎!